寒食后,思故园,诗酒趁华年
诚邀书友莅临,同享片刻春光
2021年4月8日,由著名音乐人、导演、作家高晓松发起并担任馆长的公益图书馆“晓书馆”在北京开馆。晓书馆馆长高晓松、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潘竞、 朝阳区文旅局局长高春利、望京街道办事处主任杨晓昇、万科时代中心望京商业市场推广总监毛瑾一起为北京晓书馆开馆剪彩。
▲北京晓书馆开馆仪式嘉宾剪彩
北京晓书馆是全国第四座晓书馆,由望京街道办事处、晓书馆公益基金会、万科时代中心·望京合作共建,并委托大屋顶文化持续运营。书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万科时代中心,项目面积1200㎡,分上下两层,是一个集阅读、展览、讲座等众多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公益学习型书馆。

▲北京晓书馆内景
一直以来,晓书馆的选址都颇为讲究,从杭州良渚、南京明城墙下秦淮河畔,再到西安曲江池畔,都坐落于接通文脉、文艺气质出众之地。第四座晓书馆的所在地北京更是兼具历史古都的璀璨文化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包容。同时,北京还是高晓松馆长的故乡,为此他特地为北京晓书馆开馆仪式的邀请函撰文:“寒食后,思故园,诗酒趁华年。诚邀书友莅临,同享片刻春光。”




未来,北京晓书馆还将开展“伴读分享会”,邀请文化名人作为伴读者,与读者促膝长谈,用一种更感性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也为来参与伴读分享会的书友提供 “思想福袋”赠阅活动,策划更多优质的文艺和学术活动,为公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
问答环节精彩片段
书友:我看您在微博上分享去泉州拜访了一位作家,想听晓松老师有没有后续的故事可以给大家分享?
高晓松:“我是一个爱书狂,当然更重要的是爱‘写书的人’。中国很多作家都是我主动求见的。《夜晚的潜水艇》这本书我推荐给大家看。这位九零后作家文笔之好,下笔之优雅,一看就是博览群书而且经过长期的训练。这个年轻人叫陈春成,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很想见见他,于是就特地去出版社要来他的联系方式。他是一个泉州植物园的员工,负责修缮房子,我说你怎么找这么一份工作?他说这个房子很久都不用修,这样我就有时间写小说。我很喜欢这种人,尤其喜欢这种隐士。
当时我非常愉快的一个人背着包打着摩的去看他,我们一起长聊了一晚上,非常幸福。其实做公益也是一样,每当你做这种事的时候,完全没有功利目的,只是为了去看一个有才华的人,跟他聊聊。而且我很相信他未来能成为非常优秀的中国文学的代表,而且我很高兴在南方小城走出来一位让我如此惊艳的作家。
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些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图书馆要永远开下去,因为永远有年轻的、优秀的写作者在书写。”
▲ 高晓松微博截图
书友:今年因为《探世界2》的开播您走过了很多城市,可以请您分享一下印象最深的所见所闻吗?
高晓松:“我本来是下决心减肥的,下决心不向生活缴械,我觉得一个人过了50岁变胖了,被生活按在地上,生活在其它地方打我还不了手,所以就在还有还手能力的时候狠踹它两脚——我就不长胖,就要减肥。
结果做节目的时候,到西安你说我怎么能不吃碳水化合物呢?到了长沙你也不能不吃米粉,然后到成都你又不能不吃火锅,但是还好没怎么长胖。其实去到这些城市给我巨大震撼的是中国的强大,人民的自律跟有序。因为我上个月还去了武汉,武汉全城每个人在每个地方都戴着口罩,跑步的都戴口罩,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城市,大家都会为了这个城市多做一点,就会让你特别感动。因为疫情,这座城市的所有人都经历了共同战斗、共同渡劫之后的那种情感。
所以《探世界》当然会做下去,接下来还会有第三季,因为国内有太多地方值得去。而且我很多年没有去过了,再去的时候,看到每个城市的变化非常欣喜。我觉得中国是完全带领着全世界走在最前面,每一个小的地方的变化都让你觉得非常鼓舞,这些东西都是你亲眼看见、亲身体会的,谢谢!”
